世界首例!昨晨,“五桥同转”在重庆成功上演
世界首例!昨晨,“五桥同转”在重庆成功上演
21日凌晨1:55分,在北碚区龙坪的跨渭井、蔡歌铁路线主线桥施工现场,五座桥梁在82分钟铁路“天窗点”完成了最大角度88度的转体,实现完美“牵手”。标志着重庆市快速路二横线项目成功完成“五桥同转”,不仅打通了该项目建设的“咽喉要道”,也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五座桥梁总重量达21500吨
21日凌晨0:00,“五桥同转”工程进入到最后的准备阶段。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些施工人员正在桥墩下方忙碌着,检查障碍物、打磨滑道、解除临时固结……各种工序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891748", container: "_i630znox87b", async: true });[img]//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m.js" async="async" defer="defer" >
“同意,正式转体!”凌晨00:33,随着一声口令,五座桥梁启动转体,朝着各自的对接端口缓慢转动。此次同步转体的桥梁共有五座,其中左线3座,右线2座,左线由三个转体T构组成,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此次转体的单座桥梁最重的4500吨,五座桥梁总重量达21500吨,相当于1.5万辆小汽车的重量。”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转体桥专家张文学介绍,这在3座以上大跨度集群式转体中是吨位最重的,超出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三线四桥集群式转体重量11500吨。同时,五座桥梁全长383.5米,相当于110层楼高。
如何让4500吨的桥梁转起来?
单座桥梁最重达到4500吨,如何才能让这个“庞然大物”转起来呢?
原来,施工单位预先在桥墩下方设置了转体系统,转体工程开始后,两台200吨重的千斤顶通过电脑操纵拉动钢绞线,钢绞线又带动转体系统内的球铰进行方向旋转。
“简单来说,转体工程就像制作小米的石磨。”中建隧道二横线二分部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干昌洪说,中间磨心起定位作用,上部随意旋转。即在桥台(单孔桥)或桥墩上(多孔桥)安装一个转动系统,桥梁结构通过此转动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使桥梁按照设定参数整体旋转。
记者在右幅YP7号桥墩下方看到了一圈刻度盘,上面精确标示出了这个桥墩要转动的幅度:“79度”。
干昌洪介绍,根据五座桥梁同步转体干涉最少原则,采取“四逆一顺”独特转法,即四座桥梁逆时针转动,一座桥梁顺时针转动。同时,为防止两座桥梁相互干扰,采取分阶段转体:第一阶段四座逆时针转动的桥梁先转15度,转动速度为每分钟1.15°;第二阶段,五座桥梁同时转体,转动速度为每分钟1.72°,最大转体角度为88度。
为什么选择在深夜施工?
既然该工程精密度要求如此之高,为什么不在能见度更高的白天操作,却偏偏选择深夜作业呢?
答案是:“确保铁路安全。”
干昌洪介绍,快速路二横线项目需交叉跨越铁路线10条,其中五桥同转施工区域跨越渭井上线、下线、蔡歌联络线三条繁忙的铁路线,高峰期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列车经过。
“施工时,转体桥与铁路线外侧最短距离仅2.9米,梁底距离铁路接触网顶端仅0.5米,转体桥梁体悬浇、桥梁基础均位于铁路两侧边坡,坡度大于60度。”干昌洪说,铁路高速运营时,沿线施工须全部停工,一根针、一张餐巾纸都不允许掉进铁路。为确保铁路正常运营,承建方中建隧道多次与设计、铁路方沟通方案,最终确定五座桥梁均采用“先建后转”的方案,即“先异位浇筑、后同步转体”,一次性跨越三条运营铁路线,最大限度降低对铁路运行的影响。
五座桥梁必须在90分钟的“天窗点”内同步转体,因此,施工时间必须精确到秒。据了解,参与此次工程的共120多人,布置了100多个监测点。
“五座桥梁在同一区域、同一平面一次性同步转体成功,刷新了大跨度桥梁集群式转体的世界纪录,此前集群式转体数量最多的仅为四座桥梁同步转体。”张文学说,本次“五桥同转”,刷新了“大跨度集群式转体里面转体桥数量最多、同联多T构转体桥之首、在3座以上大跨度集群式转体里面吨位最重、转法最为独特”的世界纪录。
在张文学看来,这次“五桥同转”的成功,为以后跨线桥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